金沙贵宾会gdh220029(中国有限公司)-Weixin百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正文

金沙贵宾会gdh2200292025年招生简章

作者:时间:2025-06-11点击数:

2025年招生简章修订

金沙贵宾会gdh220029

一、学院概况:

金沙贵宾会gdh220029成立于2013年,前身为天津中医药大学体育部,下设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和运动技能与实践教研室、体育管理教研室、传统体育教研室、体育理论教研室四个教研室。金沙贵宾会gdh220029承担全校公共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群体竞赛活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定等工作,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业介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自2013年起开始招生(体育类考生,授教育学学士学位)。该专业是根据学校“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的发展战略,依托学校大健康相关专业,以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为特色,将健康指导与体育指导相结合,与地区同类专业差异化发展,具有“体医融合”特色的应用型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专业开设课程类别主要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能力拓展课,涉及的学科门类包含体育学、管理学、中医学。如:社会体育导论、体育管理导论、体育经济学、健身理论与指导、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体育市场营销、中医学概论、中医适宜技术以及中医传统养生类、球类、大众健身类等课程。本专业学制4年,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到各级教学单位、健身中心、康复中心、运动队等领域从事体育教学、科学健身指导、康复保健、赛事运营策划与开发等工作。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专任教师23人,高级职称10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运动健将6人(武术2人、艺术体操1人、举重1人、蹦床1人、游泳1人)、国家一级运动员4人,健身气功七段1人。同时具备各类各级裁判19人,其中国际级裁判员1人(足球),国家级裁判7人(棒球1、健身气功4人、乒乓球1人、网球1人),国家一级11人。

教学成果: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注重“内外兼修”,鼓励学生在学好第一课堂内容的同时积极参与第二课堂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院学生多次获得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天津王克昌奖学金、天津中医药大学十佳大学生、感动天中人物等称号和荣誉。

竞赛成果:

学院成立了校级传统体育运动队、健美操队、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羽毛球队、田径队等代表队。2018年张伯礼校长率社体专业师生赴意大利参加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2019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健身养生大会。2023年校传统体育代表队参加“达仁堂杯”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五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取得10金3银2铜同时摘得B组单位团体总分第一名2024年参加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取得3金2铜2024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近三年参加全国、天津市各类比赛并获得了100多项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创新创业方面,近年来在市、校两级大学生科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中立项和获奖的数量不断增加。2022年,学生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红旅赛道获银奖一项、铜奖一项2023年学生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天津赛区青年红色逐梦之路赛道银奖一项2024年获天津市“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1项获第七届天津市大学生创客马拉松大赛优秀奖2项,4支创新创业团队入驻学校众创空间。

社会服务:

学院秉持“思想引领为先、综合素质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组建体医融合创新训练营,并与华辰教育集团、梅江南网球俱乐部、天津黑鲨体育健身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实践基地,建立定点化、常态化的院企实践育人框架,开展规范化、科学化地科学运动养生指导,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就业能力的目的。学院定期开展“运动养生促健康”—志愿教学活动,深入社区、养老院开展太极拳、健身气功等项目教学和指导,普及运动养生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的体育科学素养。此外,学院师生参加了十三届、十四届全运会群众项目的比赛以及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第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国际奥林匹克日等国内外会议的展演活动。

对外交流:

近年来,我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院、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其中我校和俄罗斯中医医生协会的合作关系已持续多年,学院教师也多次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赴俄罗斯、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进行传统体育教学。

二、专业介绍: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学校中医、康复、养生等大健康相关学科资源优势,突出“体医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和社会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医养生康复知识与技能,具有体育健身指导、体质健康评估、运动处方制定以及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

学校自2013年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7年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本专业根据学校“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的发展战略,依托学校大健康相关专业,将健康指导与体育指导相结合,以养生、保健、康复为特色,与地区同类专业差异化发展,能够服务于社会体育相关行业的具有“体医融合”特色的应用型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学校大健康相关学科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将健康指导与体育指导相结合、运动健康促进与养生保健康复相结合、运动专项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备从事一般社会体育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强化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等健康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力。

主要课程:

本专业开设课程类别主要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能力拓展课,涉及的学科门类包含体育学、管理学、中医学。课程包括社会体育导论、体育管理导论、体育经济学、健身理论与指导、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体育市场营销、中医学概论、中医适宜技术以及中医传统养生类、球类、大众健身类等。

学制学位:

学制4年。在修业年限内,合格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可以获得毕业证书;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或到各级教学单位、健身中心、康复中心、高水平运动队、社区等领域从事体育教学、科学健身指导、康复保健、赛事运营策划与开发等工作。

教学成果: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注重“内外兼修”,鼓励学生在学好第一课堂内容的同时积极参与第二课堂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学院学生多次获得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天津王克昌奖学金、天津中医药大学十佳大学生、“感动天中”人物等称号和荣誉。近三年体育健康学院毕业生考研率达到20%,就业率实现100%,荣获2024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优秀单位、就业签约率优秀单位。

金沙贵宾会gdh220029  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  邮编301617